期末報告一直在煩惱要寫關係還是抓個有名的人物(例如張愛玲)來分析,沉浸在半個多月的推理小說後,被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震撼到,電影也算是相當忠於原著,凱特溫斯雷解結演得好棒,李傲那多永遠的底迪也不錯,忍不住想先說。(加了一段)

 

真實生活中的中產階級家庭創造的虛幻生活品味以及知識份子理想中不落俗套不異化的能力,不斷的提醒自己那不過就是黃梁一夢,夢醒感嘆青年理想的逝去而苟且()那樣的生活,是電影替天行盜的銀行家、是野百合過後成就為政治家、學者等各種高級知識份子;夢醒拋開所有追求理想是少數,而且我同意那其實使一些將被診斷為患有精神疾病的革命家得以逃脫醫療體制的途徑;夢醒卻又無法面對的下場就是真愛旅程。

 

而夫妻關係中老是被指導著的關懷,奉為至高無上的聖旨,講著好聽卻不是出自真心的話語,被歸咎為歇斯底里的無辜女孩,看了簡直是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絕對不是批判或是進行著價值的判斷,而是一種最深的無法解決在面對與人相處間的所有難題。

 

精神病患、精神分析也成了追求過程中最美麗的諷刺。

真愛旅程裡面有兩個瘋子,被關進精神病院電擊37次的約翰,雖然我覺得他的角色明顯被太過刻意的安排,企圖揭露最瘋的人最看得清世界的殘酷現實,就像結尾法蘭克對約翰怒吼:「你總是想到什麼不經思考就直接說出來」,那卻也是最發自內心的話。

 這瘋子的提問比常人的問題更犀利赤裸,直指核心叫人難受。而且,有些時候,他們感覺與瘋子的距離比常人更近。這種親近更讓他們恐慌不安──拒絕並反抗正常的生活模式柯郁棻「你的「巴黎」在哪裡?《真愛旅程》或(革命之路)

 

 

傅柯在「古典時代瘋狂史」中控告理性啟蒙所強調的科學精神,以醫療的精準技術為名,聲稱得以對「瘋狂」進行全面的控制,其實是企圖掩飾所謂的一般人對瘋狂的恐懼,進而以一種具道德標準的專業理性將瘋狂趨逐出境,更甚的是以溫柔關懷的手段,終至異化的內化。

 

轉換另一種語言,Kristeva用她的語言創造出關於書寫的分析空間,也不只是書寫,更是透過觀看他人書寫選擇性的在共鳴活動中開闢出的心靈空間,一個安全的、不會攻擊自己卻又不感到孤單,遙遠的一方有人陪伴的那種感覺,讓遍體鱗傷的自戀傷痕受到保護,躲避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考驗「否認失落,以書寫為戀物代替失落客體,重新經歷進入象徵秩序的過程。書寫成為最根本的陽具補體,以理想父性作為支撐」。

 

在重新經歷的過程中改寫或哀悼,那種被過濾的象徵使被閹割的自我面對父性體制的權威時得到受虐一樣的滿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