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與子。「小時候,我記得每次有uncle來,媽媽就叫我到外頭玩……」
 

越戰期間,來台休假的美軍人員,在台灣留下千餘個中美混血兒。由於坎坷的身世,破碎的家庭,惹人注目的外觀。這些如今步入青少年時代的混血兒,面對著微妙而複雜的困境。這裡告訴你這些混血的青少年和他們苦難的媽媽和祖母的故事……

From人間雜誌創刊號(1985/11)

 

補充:過去混血兒像現在是種美麗的象徵,這些孩子若是和白人混血,還可以當作是荷蘭人殖民的過去,但若是混到黑人….這個標題到今天又會再加一句或是改一句:你是台灣人嗎?)


因為搞錯時間沒看到戀戀風塵,看了家裡已經有DVD的恐怖份子,感謝高中同學陳猴宇的免費電影票!



2010年中影挹注大筆資金以及人力,展開數位修復經典國片的計畫。第一波數位修復的六部電影橫跨80與90年代,以「I 愛台北」為名,清晰重現消失的台北城

詳情見中影官網::

 

透過數位經典修復計畫據說可使老片更細膩更有層次,這次台北電影節先總督戲院播映三部:戀戀風塵、恐怖份子、愛情萬歲(今天的愛情萬歲有楊貴媚等人會去)

 

楊德昌的片看完都很沉重,戲如人生而人生總是有許多無奈與挫敗,不知道是否和他喜歡從社會事件中找題材有關,恐怖份子架構起源於1985年人間雜誌創刊號封面上的混血兒,那些因為戰爭來到台灣度假的美國大兵,爽一發留下的無父混血兒被人以異樣眼光看待。小野回憶楊導抱著雜誌開心的指著封面說:我們就拍這個混血兒的故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是改編自真實青少年殺人事件,但楊導說: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謀殺案件,促成殺人事件的是整個環境,兇手是整個環境,甚至小明(被殺的那個北一女女孩)自己都是兇手。

楊導電影裡有那麼多需要細細找尋品味的蛛絲馬跡,不停洗手的李立群是潔癖、罪惡感、規律,這三者合而為一實在是一個可憐到極點的現代人,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裡做錯了,是環境強烈壓在他身上無法喘息。女主角其實是香港人
繆騫人,也是整部片楊導覺得演的最好的角色,「如果接到惡作劇電話後,對於老公出軌不是生氣,而是有種鬆一口氣的感覺,會不會更有趣?」,從影像的顏色黑和灰的計較到連配樂都捨不得用(只有片尾蔡琴的聲音緩緩流出)都極為要求。

電影一一裡的胖子說,透過電影我們體會千百種的人生,但楊導卻讓我感受他是透過拍電影重新體會與想像人生中的千百種可能。

恐怖份子裡的李立群讓我想到一一裡的吳念真,而這些電影又都帶有楊德昌的影子,忍不住感嘆他是個何其孤獨的人啊,電影裡人與人的關係都是那麼的陌生與悽涼。

這些電影拍完的結果都和一開始的規劃有極明顯的差異,就像看詹宏志的書才知道悲情城市一開始的設定是國民黨撤退來台不知道已無鄉可回的周潤發。楊導把自己說兩個禮拜可解決的電影拍成五年(牯),混血兒的故事變成其中的一小段(恐),他生前計畫的動畫影片更不知道籌備了多久。

聽小野和鴻鴻這樣談楊德昌一個得在腦海中完美演練卻始終無法完美導致無法開拍的性格,讓我想像當初本來他要和岩井俊二合拍電影的計畫告吹是否也是因為這個關係,而且楊導說話還滿毒不留情。

看完電影我和谷小韋一起獲得安慰,原來大導演拍電影和小研究僧寫論文都是這樣無法預測的擺弄結局和無限拖延嘛。


鴻鴻、廖桑、小野、游惠貞?


整場映後座談像楊德昌懷念會,小野說對比戀戀風塵的大爆滿,這場他如果不來就真的太悽涼>___<


映後座談同時擔任戀戀風塵和恐怖份子剪接的廖桑說:楊德昌的電影是迎向未來,侯孝賢的片子則是緬懷過去,剛上台北的我著迷楊導帶有城市(中年?)憂鬱的氛圍,但是現在則喜愛侯導的生活品嚐多些。

 

提到人間雜誌就又再得介紹過去在人間擔任攝影開的餐館大紅,內有大量人間刊登過極具歷史感的照片。

 


店名:大紅人間藝文餐坊(BIG RED)
住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70巷6號
電話:0930898239
營業時間:早上十點到凌晨兩點

 

 

延伸

80年代私密事件簿之8~恐怖份子的腹語術 ,鴻鴻

Youtube可以分12段看完全片::


上網找蔡琴唱的片尾曲,才發現歌名竟就是:人生就是戲(這部片拍攝時楊導和蔡琴應該還在熱戀中,找到不少親密擁抱的照片) 

看戲的人兒個個是戲迷~恰恰恰~

 



作曲:姚敏, 填詞:狄薏

人生就是戲 演不完的戲
有的時候悲 有的時候喜
看戲的人兒 最呀最稀奇 最呀最稀奇

陪著流眼淚 陪著笑嘻嘻
隨者劇中人 忽悲又忽喜
完全完全忘了他自己 他呀他自己

要是你比一比 誰演得最賣力
只怕那演員反而不入迷
看戲的人兒個個是戲迷 恰恰恰

人生就是戲 看不完的戲
有的時候愛 有的時候氣
看戲的人兒 個個是戲迷 個個是戲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