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田尊司是名精神科醫師也是名作家

母親這種病這本書裡以生理先天機制說明生心理的交互影響,母親在生產、哺乳、懷抱等肌膚接觸的過程中會分泌催產素,有助於依附關係的建立,能夠分泌催產素也受童年時期依附關係的影響,童年時期依附關係良好的母親,催產素的運作大多良好、控制情緒的血清素也會增加,較有安全感,成為母親後也較善於養育孩子並容易愛人。

這本書強調母親的重要,作者在書裡提及這樣的說法對母親來說很不公平,他強調這是生物本能的限制,以母親的角色來看這本書會覺得壓力很大,若是重視自己大於孩子的母親,孩子便容易依附困難,孩子的寂寞、不安、憤怒….都是因為幼年時期得不到母親足夠的愛所造成,即便補充了這樣一句:「母親這種病,與其單純說是母親的原因,不如說是無法保護母親或孩子的社會也是促成的原因之一」(p89)在看的過程中心理仍偷偷滲出不平衡的感覺。

但若是以曾經身為一個孩子的視角來看,反倒能撫慰自己。

母親病就是一種依附病

而依附關係在一歲半到兩歲間形成,依附意指與特定關係的情感牽絆,只有此人才能帶來安心感與滿足的感覺,對其他人表現出警戒心,如果對每個人都能接受,意味尚未培養出穩定的依附關係,作者認為同時給多人照顧的孩子弊多於利。

在這樣不穩定狀態下長大的孩子,要改變成穩定型的依附關係,最主要的因素會是長時間共處的配偶或伴侶的影響。

作者認為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多數有ADHD,但我更認為可能是ADHD的孩子不易照顧造成關係的不穩定,因為為社會對母親過度的期待與責難(因為你不是一個好媽媽造成孩子的問題),讓有些母親會利用這樣的病癥以證明這是生理缺陷,並非教養上的問題。

作者大量舉例有母親病的名人、個案,去探究成長以後的憂鬱、藥酒癮、邊緣性人格、情緒爆走等狀態的根源----多源自母親病,無法從母親身上獲得依附的滿足,無論這個母親是因為自我中心忽視孩子的需求,還是因為過度滿足孩子的慾望造成孩子無法獨立,對我來說最可怕的是書中提及:因為母親選擇工作而暫停哺育母乳,將孩子送去托兒所,這些可能成了童年經驗的創傷,即便作者解釋孩子有其個別的狀態,有些孩子的氣質就是強烈的沒有安全感,但這些依附的不滿足,全成了母親的原罪。

只能說依附關係和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但都成了母親肩上的重擔也未免太絕對,或許岡田尊司是在逼迫我買父親這種病回家閱讀平衡一下,回到開頭,岡田尊司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指責誰,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反省、理解自身的許多困難是因為母親病的關係,能夠拋開、掙脫母親給予的束縛,能夠對抗想要得到母親認同卻無法獲得滿足的自我否定,如此一來才能重新面對自己、才能腳踏實地的找回自己。

 

延伸

【作家讀書筆記】徐玫怡:母愛,一生的功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母親這種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可以說是透過九個家教案例,作為母親這種病的例證

這兩本作品皆可做為養育孩子的反省書籍,但我認為只能拿來提醒、警惕自己,而不是用來指責他人的論述

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