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張愛玲是我寒假做得唯一一件比較有意義也有達到承諾的事,以下是閱讀感想做個記錄,慢慢新增:
關鍵字:
肚臍眼
>「狠」字的使用,例如狠好、狠特別,狠怎樣原來張的姑姑就已經在使用了。〈還有喜愛使用驚歎號〉
>關於她在文章中提及自己小時候的事,特別是對於自己調理自己生活能力的缺乏、走了三年的路還不認得等等,讓我很有同感。沒辦法同他人好好交往,對活著以及和他人相處的障礙,總使自己最後只好進入孤獨的狀態,進入藝術的世界,但我只有前半部相同,進入藝術的世界是遠遠不及的。
>人的是非善惡,也總是分辨不清,這讓我沒辦法絕對恨一個人或喜歡一個人,也盡量避免使用強烈的字眼,人都是有苦衷的,也毋需去做任何辯解。
>短篇著名的《金瑣記》和長篇故事《怨女》感覺出自同一個版本。
>上海以及香港,深愛與厭惡,醜陋與美麗,沒有絕對。
>除掉小說故事情節的部份,生活散文札記中文字使用以及語氣,讓我覺得她好像還只是個羞澀的小女孩,是永遠羞澀的小女孩。
>養貓女人的孤獨,剛好和我母親〈忍不住同她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字眼〉最近提過的相像。
>原來她是喜愛閱讀張恨水的。
>對自己的作品永遠充滿不滿意,好像是把極為羞辱不堪的部份展現出來,在極不願意的狀態下,卻因作品被盜印濫用,不得不自己出版說明一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