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二天中午睡醒直接往東市場前進。

 

東市場裡據說留有日治時代的建築,但其歷史源自清康熙年間,它的形成與城隍廟和縣衙的設置有關,因人口成長的都市效應而發展成一塊商業區。

 

 

我們先去被定為三級古蹟建於康熙五十六年的城隍廟,西元1940重建後才重新啟用,特別請了出身溪底派木匠世家的匠師王錦木主建,平常看慣面貌慈善的神明,我每次見到七爺八爺就會特別興奮,這或許也是我喜歡看廟會的關係。城隍廟深處有兩對大尊的七爺八爺,另外又有兩排以七爺八爺為首的小神明,不太清處但好像有雷公。

 

 

七爺八爺為城隍爺的部將,因排在二位判官與四爺之後,故稱為七爺、八爺。

 

 

七爺身長,高約14尺,頭戴白帽,上書「一見大喜」,口吐紅舌,眉頭緊鎖,一臉惶恐狀,身穿白袍,右手拿一把羽毛扇,傳說扇子的每一根羽毛,都寫著惡人的名字,左手拿令牌,又稱白無常,或長爺,俗名謝必安。八爺矮胖,高約5尺,頭戴黑帽,面色黝黑,額頭皺紋甚深,眼眶深陷,瞳孔突出,嘴巴開啟,有憤怒神色,身穿黑袍,左手拿著「賞善罰惡」的牌子,右手持枷鎖鐵鍊,又稱黑無常或矮爺,俗名范無救。在城隍廟中,這兩位專差的形狀叫人懾服,為提醒世人應敬神畏鬼,故有人說:「謝必安,酬謝神明則必安;范無救,犯法的人無救。」。關於七爺八爺生平的傳說很多,較著名的有:

 

相傳謝、范二位將軍是唐朝人,安祿山叛變,唐明皇避難西蜀,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張巡派謝、范二將出城求援,謝必安身材高大腳程較快,首先遇敵受擒,被吊死城頭,范無救雖藏於城門河畔,卻不慎溺水而死,後來睢陽城因兵疲糧盡而告失守,張巡、許遠死後被封為城隍爺,謝、范二人就成為其身旁的護衛將軍。

 

另說:謝、范二人為福建人,年輕時就結拜,兩人的感情極好,一日,二人相邀出遊,走到南台橋,忽見天空布滿烏雲,很快就要下大雨,七爺回家取傘,不料,豪雨讓河水暴漲,八爺為了遵守約定未離開橋下,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當七爺拿傘趕回,發現八爺屍體緊抱橋柱,七爺痛不欲生,欲投河自盡,卻因他身材高大,河水不夠深,於是改吊死在樹上,玉皇大帝為表彰二人的義氣,命他們擔任城隍爺的護衛,負責捉拿在陽世作奸犯科者接受城隍爺的審判。


又說:謝必安是個孝子,家裡只有一位老母親,有一次受到朋友的牽連犯了官司,被抓到牢裡;范無救為人正直,是牢房的牢頭。過年時,牢房為犯人準備年夜飯,范無救看謝必安不但沒吃年夜飯且在哭泣,問他哭泣的原因,謝說:「我家有一老母親,是生是死不知道,所以傷心得吃不下飯。」范無救私自將謝必安放回家去探望老母親,約定7日後,謝必安要回來報到。當謝回到家時,母親因病去世,他料理完後事再趕路回去,卻耽誤7天的約定,范無救因為謝必安未依約定回到牢房,受連帶處分而服毒自殺,所以八爺的臉是黑的;謝必安回到牢房,見范無救因他而自殺,也悲痛的上吊自殺,所以七爺的舌頭是吐出來的。兩人死後,玉皇大帝感動他們講究信義的精神,封謝必安為白無常謝將軍、范無救為黑無常范將軍。兩人的職責是當人陽壽已盡,負責帶到陰曹地府報到。

 

 

From 葉倫會的部落格

 

 

那些神明和傳說真實的版本說法不一,城隍爺的故事更是因地而異,最近翻閱家裡的中國民間故事,有因為不害人的水鬼變成的,這些故事充滿神秘,還和小邦妮爭辯到底媽祖是不是玉皇大帝的老婆,後來搞清楚其實是後人愛冊封媽祖導致的誤解。

 

 

至於媽祖的老公相傳是雲林一帶姓林的人才有這種說法(就是小邦妮那邊的傳說),媽祖的丈夫是吳真人保生大帝,有劇團演出這段愛情故事,這樣的故事總是能引起許多幻想的空間。

 

 

看到最多的說法是媽祖和保生大帝升天後,天上諸神發現兩人都尚未結婚,因此就做起媒人將兩人配成對(神明也是很雞婆的耶),但是後來當保生大帝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痛苦的樣子而萌生悔意,便取消和保生大帝的婚約。保生大帝一氣之下,便在媽祖生日323當天降下了一場大雨,洗去了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當然也不甘示弱,於是就在隔年315保生大帝生日當天,用自己的神通刮起了大風,吹掉了保生大帝的官帽和龍袍。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至今不休。

 

會有這樣的傳說應該是因為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且均為福建人氏,一在同安白礁一在莆田湄洲,兩地相去不遠的關係,這樣的故事讓我覺得這樣的神明和希臘神話中的諸神一樣是有個性的,而非遙不可及。

 

結束了城隍廟之旅,我們迷路找到在昏暗東市場內的肉骨酥湯,真的是超道地的,除了肉骨酥外我們還點了米糕,感覺很多當地人趁上班休閒空檔到那邊來一碗解決中餐,老闆也都知道客人的口味。(但是上網看到有人說以前老老闆時期的肉骨酥才是真正好吃)

 

 

我們在附近晃一晃,又在街道邊吃到用豆漿作為湯底的豆花,非常實在。

 

端午節的準備,莫名奇妙自己也想要

 

好想買菜回家種蘆筍的菜苗挺可愛捏

 

終於豆花足米糕飽後,我們到了在嘉義女中附近的蘇周連宗祠,花了好一陣時間才搞清楚這是姓蘇的、姓周的還有姓連的三個姓氏的聯合宗祠,這起源於清朝A錢的蘇姓宰相A錢被發現要被株連九族,改姓逃往各處,分成蘇、周、連三姓,在嘉義建了這座宗祠,連戰老背也有參與整修儀式之類的活動。

 

長得很像墳墓的防空洞

 

 

裡面有文化局的志工和我們介紹,看得出是好野人的祠堂,建材雕花樣樣講究,還有很有頭腦的開關門設計,志工說後代把這塊地讓出來讓政府整理才不會被破壞成其他用途,更早以前四周都是柳樹,兩旁有住家,但現在都成了大馬路啦。

 

回台北的路上我們在王功漁港吃海鮮,寒假和爸媽也有去,但是海邊和巷弄感覺全然不同,我們去小巷弄裡面吃巷仔內蚵仔炸,好吃但蒼蠅很多,終於旅程結束踏著夕陽回家啦。

 

 

家家戶戶都在剝牡蠣殼

 

 

 

 

嘉義文化之旅(上)

 

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