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參加一場研習,該研習的主講者來自美國某大學,是專門訓練學校心理師的教授。



之前就曾聽朋友提及,美國的體制將心理師分類得更細,諮商心理師和學校心理師執照是分開的,當然還有各個不同更細的區分,不過似乎是在一開始的訓練,就體認到學校與坊間會面對個案狀態不同的區隔(但實務現場,提供我協助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啊)。

台灣的諮商輔導歷史脈絡起源於大學生的生涯輔導,第一個相關系所成立於彰師大,目前諮商輔導主要也是存在於各師範院所(現改名叫教育大學),BUT!由師範/院體系出來的諮商輔導,主要的課程訓練卻不是學校輔導工作,這漫漫長路我沒有深究過,大抵上與台灣至最近幾年才開始重視學校輔導工作有關(但醞釀很長一段時間),因應市場需求,許多學校紛紛成立學校心理學學程,包括台師大政大都有,細看學程的課程安排,就是以培養學校輔導人力為主。

 



回到星期五的這場研習,主題與心理測驗的運用有關,原本期待能聽到一些實務上測驗的運用,親臨學校教育現場,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簡單的量表是有幫助的,最明顯的一次經驗是針對全六年級進行簡易心情量表自評,發現原來某個個案自我評價負面分數極高,遠超過量表所規定填寫的分數,可是語言能力不好的他根本無法用口語進行完整表達,平常只覺得他一天到晚在生氣,以為是單純的情緒表達問題,因為簡易的測驗分數才知道,原來這個生氣有好大一部份是包含對自己的厭惡與排斥。

對於測驗使用的理解,完全的標準化是困難的,一定會受到環境、個體差異的影響,但測驗不是絕對,它只是輔助評量的工具,也因此不管是哪一種測驗,都不能過於相信數字的呈現,怎麼去解讀、分析與理解,才是施測過程最重要的環節,。

以學校最常使用的CPM、SPM為例,它對我來說只能顯示學生的學習成就,PR值低背後代表的可能是文化刺激不足、先天智力因素,還是施測過程有瑕疵(而且使用版本很久沒有更新),端從數字無法得知,還必須要實際和孩子相處,一點一滴的資料累積才能進行評估。

啊,再回到星期五的這個研習,講師的手冊厚厚一本,提到了各種心理學可能遇到的謬誤,可是所有的謬誤不知是否我理解有誤,講師歸因呈現出一種:只要有瑕疵就不應該存在的邏輯。

 

例如:發現式學習所得知識較深入且持久,比直接講課有效。講師說這是一種謬誤,因為直接教學才是最有效率的教法。

 

直接教學的確是最快傳遞知識的教學法,老師將所選擇的知識單向傳輸給學生,但學生沒有時間進行反省、內化、甚至延伸出的批判思考。發現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學習,雖然耗費的時間較長,但更深入啊。我覺得這個所謂的謬誤是抓到了不同的重點,深入指的是知識難度的深度,還是思考內化的深度?兩種教學法各有優缺,講師的比較方式讓我覺得就是一種為反對而反的邏輯。

再舉一個例子,講師提到美國近幾年提倡輔助式溝通法,因為自閉症的孩子欠缺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夠過輔助師協助/替代孩子進行口語表達,但因為輔助師個體差異大,若無長期陪伴,無法準確抓住孩子的內心,反而進行錯誤的表達,講師說因此輔助師是失敗的!!!是一個謬誤???

但實務現場,我才剛觀察一個孩子好需要輔助師的存在,透過小團體我才得以發現,原來他在班上和同學、老師發生衝突起因是表達的誤解,有一次在小團體中他不斷發出干擾行為,其他成員要求我扣他的點數以作為懲罰,我回應:"老師不會扣他的點數,我會幫其他人加點"。這個孩子馬上將干擾行為放得更大,並表示我在幫其他人加點。這是對於話語訊息的重點抓取不同於常人的結果,當他被欺負了不知道如何表達、當他面對挫折與擔心不知道怎麼告訴他人,只好選擇用打的、用吐的,甚至抓傷自己的方式傳達心理的不滿。如果這時候有一個訓練得宜的溝通師在旁邊現場指導協助陪伴,是不是能讓情況好轉?並不是溝通師不適合存在,而是如何產生一個能確實傳達訊息的溝通師不容易的困難。

 


所以一堂課下來,我的心得是對這個講師而言,有缺陷的方法就是不好的方法、無法絕對標準化的測驗就是不好的測量工具,唯一的解決方式只有想盡辦法作出絕對完美、絕對標準化的測驗,輔助式溝通法沒辦法適用於所有情境,就是不好的方法。

但是所有狀況都會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而有不同的結果,沒有什麼一套打遍天下的方法。

哀,好難敘述,總而言之這個講師想要傳達的,就是實證主義無敵,所有的謬誤都是因為不夠科學的方法所產生,而不能透過科學實驗觀察得到的研究結果,就不是好的研究,而這是台灣教育界的龍頭,特地從國外邀請來幫學校心理師、輔導老師上課的講師。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實證 謬誤
    全站熱搜

    愛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