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的番茄。
[好重好重的~]
小妞凌晨五點醒來喝了一下奶,大超級多便便屁屁噗噗十幾分鐘,洗屁屁又換了三片尿布,完全沒有溢出沾到喔(得意),換完尿布小妞繼續睡,於是媽媽一路忙到現在,確定小妞沒要再吃開始擠奶排空,經過兩個月拼命吃喝的努力,冷凍庫快冰不下了。
今天要到好山好水的地方研習,說是研習其實上午是踏青,下午我要個案報告。如果是去年,研習完還能約朋友聊天相聚甚至泡個溫泉,今天我只有滿腦在意不知道能不能八點以前回到家,整頓好自己迎接嗷嗷待哺的幼童。還沒生出拖油瓶但有打算生的朋友,務必好好珍惜現有的自由時光,這甜蜜的負荷還真不是普通的重!
研習一整天回家熱又累到好想吐,體力大不如前。大姑傳照片給我,番茄還在公婆家有兩個姊姊陪玩,笑得好奸詐!一邊看照片一邊想著番茄,沒多久看到哭到嘔吐著回家的番茄,馬上掏奶吸完奶又和爸爸倒在床上笑得唏哩嘩啦,情緒變幻莫測啊。兩個姊姊看起來像剛表演過勁歌熱舞。
半夜頭痛醒,想吐,非常不舒服,好想念普拿疼但餵母奶不能吃,想著頭痛的原因是因為吃冰?還是報告太緊繃一整天?還是中暑又暈車?受不了放了熱水泡澡,還是沒有比較舒服。
[爸爸的花招]
爸爸真的很會想花招陪玩欸
還有這招
被套牢了
[PLAY]
(番茄從枕頭上滾下來了)媽迷,這個玩具怎麼不會動了?妳快幫我想辦法(用力拍打玩具讓玩具自己動)
[疫苗注射]
四的半月的番茄去要打:肺炎鏈球菌第二劑(自費)、輪狀病毒第二劑(自費)、五合一第二劑(公費),爸媽五千四又這樣飛走了。下一次再隔兩個月打公費的五合一和B肝,所以肺炎鏈球菌就要再等兩個月。自費的疫苗應該差不多打完了?但如果明年想帶小番茄去日本可能還要再打德國麻疹…還有水痘要不要打?這兩種我以前都得過好像也沒怎樣,到底需不需要?需不需要?
這間附設兒童門診婦產科幼童不用掛號費,和到公所打相比更不受時間的限制,在等候時間旁邊的媽媽說番茄看起來比他八個月大的孩子還大隻...
4m15d的番茄
體重8.5公斤,PR值爆表,比兩個月前重2.3公斤
身高64公分,PR值範圍在50-85(這個醫生比較懶得細查),比兩個月前長高2公分
PR值大致上沒有什麼改變,就持續往小胖妹的路線發展
先口服輪狀病毒,這次番茄沒有喝很快,而且喝得不太開心,護士很怕浪費疫苗慢慢來
嗚嗚嗚這裡是哪裡好恐怖,護士的說法是番茄會認人了
接下來打五合一左腿,肺炎鏈球菌右腿(比較痛)。打完不能揉,五到十分鐘後撕下棉花
番茄打完針以後真的是瞬間睡著,好像剛跑完鐵人三項一樣累,玩不醒
回家媽媽直接抱上床餵奶,也是邊睡邊喝睡超熟,爸爸一直要我確認番茄還有沒有在呼吸、還有沒有心跳,一直問一直問一直問,問到媽媽覺得好煩,覺得這個爸爸如果負責生小孩百分之兩百會有產後憂鬱症吼!
結果隔天晚上番茄身體摸起來好燙,用泰爾茂耳溫槍量體溫37.8,快要發燒但沒有燒讓爸媽好緊張,上網查,一般而言發燒是指體溫超過38度,但溫度和測量工具有關。
測量工具
::肛溫::測量1分鐘,最準確的測量工具為肛溫,和身體的中心溫度最接近,但若剛大完便、便秘或是剛洗完澡會影響測量的準確度
::耳溫::機器逼一聲可以拿開,以泰爾茂耳溫槍為例,顯示出兔子圖案可以再次測量。一般市售耳溫槍多為模擬肛溫,所以標準和肛溫相同
::腋溫::測量3-5分鐘,37度可以算發燒,但測量結果較不準確
::口溫::37.5度以上算發燒,但嬰兒難以配合不建議以此方法測量
::額溫::38度以上算發燒,但容意低估也不建議
發燒溫度
37.5~38度算輕微發燒
38~38.5算中度發燒
38.5度以上算重度發燒
嬰兒發燒怎麼辦
1.泡溫水澡
2.保持室內通風
3.檢查有沒有流汗,勤換衣物
4.適時補充水分
參考資料
雖然番茄體溫偏高,但因為她睡得很好,所以沒有把她抓去溫水洗澡,也沒有換衣服,等隔天早上評估燒退了,就不需要再去看醫生。據說發燒代表疫苗在體內發生作用,未必是件不好的事。
[卡介苗後續]
兩個月前施打的卡介苗昨天沒注意,幫小番茄洗澡時壓迫到結痂的地方,結果化膿流血了,才剛炫耀番茄跳過化膿的階段,做人不能太得意啊。
最近看疫苗接種安全監督組織的介紹,才知道台灣對於卡介苗的施打政策是有很大的問題,卡介苗因為是活菌,生長緩慢,副作用併發症出現的潛伏期也比較長,在日本會等孩子免疫力比較齊全的三到六個月時才建議施打,並且使用像是九根小釘子的器具避免接踵太深,在台灣每年有25-30為嬰兒因為接種卡介苗產生嚴重的併發症:高燒不退、四肢癱軟無力無法自行走路、脊椎受損,例如這篇:幼兒打「卡介苗」長怪異腫瘤 胸椎病變 家長淚:政府都沒說。
看我們肌肉茄,今天有比較注意,所以安心結痂,有碰到一點水也OK!
網路上也不時有家長掙扎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接踵疫苗,公費的有政府補助就算了,自費的花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番茄出生到現在四個多月,光自費的疫苗這兩樣就花費我們超過一萬塊,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肺炎鏈球菌等寶寶滿一歲就有政府補助,要在一歲以前打嗎?我的心態是,如果覺得接種有防護力較為安全,或許可以自行評估接種的時機,我們家番茄因錯陽差到二個多月才接種卡介苗,目前為止一切狀況良好!
而其他的疫苗呢?目前蒐集到的說法,以肺炎鏈球菌為例:
打:增加寶寶的抗體
不打:
1.因為都是死的疫苗,其實防護力不高,還是有可能會得。
2.一歲以後得到的機率較高,在那之後公費施打就可以了
3.疫苗可能會造成併發症,非絕對安全
爸媽的功課永遠做不完,若下一胎我們還會讓寶寶施打這些自費疫苗嗎?實在無法馬上下定論。
已經穿不下的兔裝,脫下來整個大腿都是勒痕,標示6m的衣服番茄通通不能穿了。
最近番茄時常把自己臉抓得花花,讓爸爸看得好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