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邊追劇邊閱讀《消逝的韓光》,作者李韓率的哥哥在擔任韓劇《獨酒男女》的副導演時,因過度操勞的工時(工作五十五天只休息兩天,每天只睡兩小時)及職場霸凌(上位者的言語刺激毫不客氣)而自殺身亡,李韓率於是成立了韓光媒體勞動人權中心,接受韓國戲劇基層員工的過勞舉報,然後寫了這本書。
2016年,韓劇《獨酒男女》副導演李韓光於結局播送隔天自殺身亡。他的弟弟李韓率決心終止讓哥哥過勞自殺的演藝圈文化。
圖片來源:金馬國際影展藝術之生不只是童話台灣女性影展女性主義第二章台北電影節再見烏托邦諾貝爾獎的人們在攝影機後面工作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啊:《消逝的韓光》
看完這本書,每次在追劇的時候就會想著幕後工作人員的艱辛,電視台可有好好對待他們?可以想像那些收視率燦爛的戲劇,背後犧牲的是基層的人們,而掌聲由編劇、導演、明星演員獨得(《愛的迫降一定超時工作得非常可怕,連孫藝珍都累出病,基層員工就更不用說了)
整理韓國戲劇工作的現況
過勞的工時
一、撥出時間延長
因為受到觀眾猛爆式的關注而延長播出的時間,從SBS開始率先每集播出70分鐘的惡性競爭,成為對工作人員的壓迫。現在我追劇都會注意每一集的時間,會發現收視率高真的每集的時間越來越長,2020年的《愛的迫降》、《梨泰院Class》最後幾集都接近一個半小時。台灣的八點檔每天播出一個半小時,演員根本就是燃燒生命在演戲。
二、邊撥邊拍
韓國連續劇大部分在拍了四集左右便撥出,必然會面臨當日劇本,在緊迫、惡劣的製作環境中工作,太重視收視率和觀眾的評論,常發生拍完後再改劇本重拍的狀況,我在追《愛的迫降》常看到網友分享的路透,這禮拜剛被目擊在哪個地方拍攝,下禮拜就播出,內容有時候會看到網路評論的影子,很難不去猜測編劇是不是編寫劇本邊上網搜尋,想要寫出被大家喜歡的劇本,我很不喜歡這樣的形勢,講好聽劇本是互動式的、是觀眾可以一起共同參與、創作,但實際上就是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
三、拍攝時間過勞
因為上述兩個原因,導致拍攝時間過長。韓光過世前拍攝五十五天只休息兩天,每天只能睡兩小時。「12 ON 12 OFF」意思是「工作十二小時,休息十二小時」以改善勞動環境,韓光中心接受過勞的舉報,製作公司和電視台開始感到壓力、但曾經發生接獲舉報後,得到各種無所不用其極的鑽漏洞,例如:
1. 如果說工作二十一個小時是殺人般的工作,那就減少成十八個小時吧。不過本來六天的行程,要改成一週工作七天
2.要求我工時一天最多十二小時,那就調整成一天拍24小時,一天休息,平均下來只有十二小時,但工作人員只能領一天的薪水
3.工時十二小時是扣掉通勤的時間,實際出門工作還是每日達十六到十八個小時
4.有些名導演很會刁難人、經常使用言語霸凌,臨時改變劇本得臨時重拍
每每抗議後得到的回應是沒辦法,戲劇播不出來就完蛋了
四、對童星的剝削
童星拍攝時數過高、為了讓孩童表達真實情緒出言威脅或打人,對於過度煽情或暴力情節的內容,沒有提供專業的諮詢或治療系統處理兒童演員可能有的創傷(例如電影《熔爐》拍攝完後並沒有完整照顧童星是否有出現PTSD的症狀)。
薪資結構的不平等
一、將絕大多數的資金花在名演員、導演和演演和編劇,工作人員和配角的薪水嚴重被剝削。
二、掮客的出現,牽線後會收取百分之30的手續費,苛刻演員的酬勞
三、《未生》拍攝時,因為導演突然堅持一定要用某種特殊的攝影機拍攝,但因拍攝的契約已簽,攝影導演只好刪減人事費用,最後還負債,因為薪資被壓榨,只好拍完一齣緊接著下一齣,沒有休息喘息的時間
外包的盛行
一、不到百分之五的人能得到勞動基準法的基本待遇,並將原本應該是資方的責任轉嫁到各組的指導身上,並且這樣的承包契約也是避開了勞動基準法的薪資規定,造成惡性競爭、勞動條件惡化
二、外包問題開始被重視後,電視台改和各組組長簽直接合約,但和大助以下較弱勢的勞工簽訂外包合約
國外的現況
文章舉例歐洲有嚴格的工時限定,曾經發生劇組只申請該場景一天的拍攝證,還沒拍完但已到達歐洲規定的工時,歐洲的工作人員立刻停止工作堅持得下班,最後只有韓國工作人員獨自拍攝完,也有許多到歐洲進行拍攝工作時,因為海外拍攝昂貴,韓國工作人員得拍攝一天二十個小時,歐洲工作人員八小時就輪班的狀況。
在美國大家會有吃飯的時間,若組長太忙沒時間組員也可以自己先去吃
除了歐洲,書中舉例中國的拍攝環境很好,限制拍攝八小時就會收工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所以高以翔是怎麼死的?
科層體制
一、.強迫絕對服從的學徒文化
作者認為透過組工會,可以抑制這種師徒文化的惡習,現在的組長很多帶著「只要再撐一下,就可以換我任意使喚別人」的心態,站上權力的位置就忘記以前曾經的痛苦,若能夠過常態的協商機構去將權力進行分散,規定勞資雙方要定期開會協議勞動環境,發生問題時能透過協商機構解決問題,且順利的發揮功能,創造出橫向溝通的文化。
二、對女性的性暴力、騷擾層出不窮
能夠遵守勞工權力的導演
一、奉俊昊,在片場《玉子》(2017)時嚴格執行兒童勞動權益、拍攝《寄生上流》(2019)時堅持每週工作52小時不超時
奉俊昊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了與劇組成員簽訂的「標準工作合約」。他說:「我經歷了『雪國列車』(2013年)和『玉子』(2017年),體會到按照美國模式規定拍攝電影的好處。經過8年的訓練,這次按照標準工作合約進行電影拍攝沒有問題。」
報導指出,標準工作合約是勞動者和資方詳細記錄工作時間、加班津貼、合約期限等後簽訂的合約。
對於製作公司來說,簽訂標準工作合約可能導致製作費上升。奉俊昊表示:「根據我的藝術經驗判斷,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的加大一直是我的負擔,現在我想要恢復正常工作。」奉俊昊拍寄生上流 堅持每週工作52小時不超時
二、電影《我們》(另譯我們的世界)(2016)拍攝時將保護兒童列為優先目標,每位兒童演員都有安排一位照顧他們的成人工作人員
三、電影《競走女王》(2016)遵從基本勞動合約,並做了預防性騷擾的教育課程
四、《常常請吃飯的漂亮姊姊》(2018)的劇組,解釋因為導演把劇本看得很透徹,能夠用最有效率的時間進行場景的拍攝,但也是因為導演有名能獲得許多資金做充足準備
五、電影《時間》從準備階段就遵守勞動原則,沒有龐大資金,冒著被停播的風險維持健康的勞動文化,並如實支付薪資(但這部我上網查不到資料)
六、連續劇《獬豸》(2019)遵守每週拍攝六十八小時的勞動條件(如果算周休二日的話,平均每天工時超過13小時還是很長啊,但這樣都已經算保障勞工權益了)
李韓率寫著,那些溫暖、療癒人心的戲劇,現實生活卻是建築在工作人員的痛苦下所拍攝完成,不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嗎?
2019年我的第一名是《浪漫的體質》,因為這齣戲讓我知道原來一齣資訊量龐大的戲劇依靠的是編劇助理不眠不休的苦撐,以及準備拍一齣戲要做的準備、聯繫的人有這麼多,還有戲劇開拍之前的讀本聚會,也因為邊拍邊播的特色,導演的權力很大,階級的不對等造成勞動條件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