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寫一篇詳細的日記來介紹我的爬山行,但或許是太久沒好好寫blog,贅語就像外面濕熱的天氣搞得我心浮氣躁,會想要跟去爬雪山是因為去年的蘭嶼行,抓石頭往無啥人蹟的瀑布前進、想要跳下去游泳的大天池、有碧綠藍天稜線的小天池,呼喚我重返記憶中那個讓自己和自然合一的….,我不想稱為療癒,但它的確具有某種神奇的效果。
四天三夜(正確來說三天三夜)的雪山行,到很晚才開始做功課,這次同行的成員是研究所同學,社文組到碩三還是要玩(和工商組比起來好像有很大的落差,人家在趕畢業我們在享受?人生)。我們要爬的我沒搞錯的話是最受歡迎的雪山主峰和東峰,安排的是悠閒的行程,輕鬆就好了,我又不是要征服雪山,輕鬆爬才能好好享受高山的豐富資源啊,才有體力和時間慢慢看四周景物的變化嘛!
幾天前先試爬了面天山和向天山(日記和照片慢慢整理中),帶我們的領隊大牛說這算是牛刀小試,怕太累會折損我們出發前的體力,但是那個最陡的陡坡還是嚇到我了,想到傳說中剛上山的哭坡還有登頂最後那一段,二十幾年前曾經在冬天登雪山的母親大人說她可是爬到連背台相機都沒有力氣,我想這種心情就像是搭雲霄飛車,一但開始啟動就來不及停止啦。
七月初戴上牙套搞得我半個月來吃東西不易,家裡的人看我連顆米都咬不動開始擔心我怎麼有體力上山,爸爸還買了雞精給我喝,只要有一點狀況就著急的擺臭臉,媽媽則是四處帶我去借還有買登山需要的一切用品,爬一次雪山借的和本來就有的大裝備不算光是買一些貼身基本配備就花了快一萬塊,真是夭壽貴,完全沒有料到原來爬山需要那麼多東西,為了不浪費這些裝備我決定下次有機會要來爬玉山(還說不是要征服,淨想些最高最有名的山…囧)
行程和這個人blog寫的一樣 ::
以下是這次出發需要的裝備,這裡有參考用的,整理的很清楚 ::
借到的:
1.50公升登山背包,媽媽朋友魏大嫂的包包,買了都沒在用,因為都把東西堆在老公那裡(好好我之後也想要凹小邦妮去ㄎㄎㄎ),他們是個挑戰到國外去玩鐵人三項的家庭,本來和我們家御用美容師佳蓉借她有接近20年歷史的包包,佳蓉說她年輕時爬一個禮拜的山也是用這個,但是感覺我這個弱腳還是需要一個保護功能比較強的,佳蓉的包包領隊說我背上山會有人對我豎起大拇指,因為那個鋼架還什麼的露在外面,看起來刻苦又粗勇。
2.佳蓉的睡袋,璟瑜說這顆睡袋我在裡面裸睡都不會冷,是顆好睡袋,但對我來說有點重。
爸爸不知道從哪來用來的東西:
1. Gore-Tex外套和褲子,兼具防水、防風又透氣的衣物,這幾天就靠它來保護我不受外力侵蝕
2. 抗UV漁夫帽,可以收納成一小陀,在猶豫要帶這一頂去還是帶另一頂在泰國登山用品店買的遮陽帽(耳朵邊邊也有遮住),因為感覺漁夫帽這頂比較透氣遮陽效果比較好,但是沒有鬆緊帶怕被風吹走
3. 499的登山杖,爬完向天山和面天山後覺得面對陡坡還是要一把比較保險
4. 鋼杯和小邦妮借我的筷子湯匙
5. 騎腳踏車用的手套
6. 可以調整方向的LED頭燈還有備用電池
7. 充滿茶垢900毫升防熱耐摔的水壺,這個放包包中上層補充用,外袋還各放兩瓶100毫升的小水瓶方便隨時拿來喝,是喝剩的午後的紅茶瓶子,雖然我的外袋不深但試過包包倒立也不會掉,真的要掉也比較不心疼,只是對造成污染會感到抱歉,因為找外面賣的最小的瓶子也差不多這個大小
8. 小包包,輕裝攻頂的時候用,它其實還滿佔空間的
9. 之前爸媽去摩洛哥買了防砂塵的布,可以變成頭巾口罩和帽子,不知道那個叫什麼,覺得可以讓頭毛一堆的我比較不受流汗的干擾
媽媽特地帶我去買的:
1. 排汗衣長袖短袖各兩件、排汗褲(原本就有一條)和排汗內衣(女生要穿內衣真麻煩)各一件,這幾天都不能洗澡,換洗衣物備用一套是防下雨用的,不能洗澡真是另一個挑戰
2. 可以自動點火的爐嘴(我昨天又去確定一次真的是一個800塊喔),還有高山瓦斯,璟瑜說如果走失了有這個可以升狼煙或取暖保護自己,不過今天在大牛的blog看到之前有人不小心造成失火的新聞,怕怕-->這個有點想不要帶了增加重量
3. 球鞋,結果後來領隊借我登山鞋,看雪山的資料發現要走碎石路,所以除了防雨外登山鞋可以預防踢到石頭痛到叫媽媽的風險
4. 登山襪和排汗襪(一雙也是腰壽貴),可以讓走路走起來比較舒服,襪子要穿兩層才不會磨腳
5. 護膝*2,有彈璜支撐,可以戴在褲子外面,爸媽下個月去波羅的海也可以用
6. 哨子,結果小邦妮說文具店有一個20塊的,登山用品店一個要賣一百多塊…
7. 地圖,被我爸嘲笑說我又不會看買這幹啥,哼,現在不會看又不代表我永遠看不懂它
8. 防蚊蟲的乳液
9. 運動飲料發泡錠、營養補充果凍一包
10.還買了一個這次用不到的腰包
自己本來就有的:
1. 兔毛毛衣一件,因為上山以後氣溫只有10度左右,要保暖
2. 可以遮耳朵的毛帽
3. 太陽眼鏡、防曬用品、眼鏡和拋棄式隱形眼鏡
4. 零食(糖果巧克力奶茶包餅乾等)基本上食物領隊會幫我們準備
5. 我的牙套保護用具,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個人衛生用品
6. 藥物:福懋熱飲胃藥止痛藥防蟲蟲咬的藥膏和白花油
7. 相機,Panasonic DMC FX-12還有Vivitar一台(Vivitar很輕啊)Agfa底片2捲
8. 衛生紙濕紙巾毛巾,不能洗澡靠這個擦澡
9. 備用垃圾袋,防雨用,這次行李做了充分防雨設施,除了睡袋緊緊的一層,背包像垃圾筒裝垃圾袋一樣裡面一層、每樣小東西用小塑膠袋一層,最外面還會有一個防雨背包套,東西塞好了懶得照起來
10.輕便拖鞋一雙
把這些東西通通塞進背包實在是一門學問,睡袋搞得我滿身大汗在它上面又搥又踩的最後還是讓我投降靠小邦妮幫我擠進去,還幫我用一個方便鎖住空氣的小套繩,我真擔心我這幾天爬山還是要每天麻煩隊友幫我收行李…..。整個東西通通擠進去,真懷疑我真的背得動這個有半個我大的包包上山嗎?算了,就是因為一股啥都不知道的勇氣,上了再說!
璟瑜提供包包的放法,有助於爬山的時候達到輔助的效果,可是最重的水我還是不知道除了最上層還可以放哪裡,包包一背整個覺得人被往後拉,要等集合後請隊友幫我檢查和調整啦!
預計晚上九點在捷運內湖線的大湖公園站集合,由領隊大牛和慧玲學姊各開一台休旅車,總共七人出發,預計凌晨一點開始爬,一開始就要面對哭坡,不過爬完就可以休息了。
詳細行程…我忘記了…囧,接下來等我爬完再說啦!
雪山的地質和登山路線介紹
圈谷與冰河遺跡遍佈的雪山 ::
認識雪霸 ::
登山步道-雪山東峰線登山步道 ::
完整日記:
1. 登雪山行前/裝備
2. 雪山/啟程
3. 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
4. 雪山/主峰
5. 雪山/回家
6. 雪山主東照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