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6980.JPG 

電影即將上映、散文集熱騰騰剛出爐,就讓大家來認識一下父後七日以外的劉梓潔吧(有連結的地方點進去可以看到劉梓潔的旅行紀錄喔)。

 

不要想那麼多,出發就是了!
專訪《父後七日》導演&編劇 劉梓潔



劉梓潔,彰化人,A型,天秤座。2006年一篇描寫父親過世七日所遭遇的華麗告別儀式《父後七日》獲得林榮三文學獎首獎,2010年改拍成電影,身兼編劇、導演,讓讀者在感受共鳴的同時用戲謔咀嚼悲傷,8/27全省戲院首輪上映,散文集8/5由寶瓶文化出版,收錄《父後七日》續篇《後來》

劉梓潔的blog http://blog.chinatimes.com/essayliu

父後七日電影blog http://7daysinheaven.blogspot.com/



劉梓潔是一個細緻又浪漫的女生,有愛貓人慣有的那股孤獨帶著自信的氣質,離開家鄉來到台北這個大都市卻依然住在樓下就是賣天燈的鄉間,貓咪威士忌和卡魯娃是她的室友,喜歡煮菜和閱讀,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經常一個人獨自出門旅行,高中就離開家鄉到外縣市唸書養成獨立的個性,大學加入登山社穿梭在山與山的邊際,想挑戰的不是征戰過幾座百岳的輝煌記錄,而是面對身體的極限,在過程中不斷探觸自己的身體,也因此更了解自己。

對!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去了再說
劉梓潔回想第一次長途旅行,是剛考完大學聯考的炙熱夏天,一群女生買了台鐵的套票開始環島,台鐵的套票有一個奇怪的規定,只許前進不能回頭,就是這種不許回頭的心情讓她一頭栽進自助旅行的世界。

從開始準備資料的那一刻,旅行就已展開,上網搜尋資料、從背包客論壇和部洛格參考前人的經驗和建議,除此之外她有一個特殊的嗜好,喜歡研究地圖和火車時刻表,看城市的位置、看海的遼闊、看鐵道怎麼銜接,在觀看中想像旅行的起點和終點。火車是自助旅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一個女性隻身在外她建議不要包車,多乘坐交通工具是最安全也最經濟的方式,曾經坐十二小時的臥鋪夜車從上海到北京,用剛起床的朦朧眼神看著老鄉刷牙洗臉是很奇妙的經驗,也曾瞪著中國大陸的火車時刻表,突然一個地名就這麼浮出跳躍在眼前召喚著:「對!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去了再說」。

旅行間的人際交往
她認為旅伴的選擇非常重要,但最喜歡的方式還是自己一個人,常常在旅行的路上發現很多人也是隻身前往,因此她認為許多對於女性單獨出遊遭遇危險的幻想與擔心都是「想太多」,有次在中國大陸告誡自己不要露出手機讓別人覺得很有錢,到了當地才發現每個人用的手機都比自己的好,出門在外隨時提高警覺,提防別人的同時更要小心自己的粗心就已經足夠。

這種旅行方式讓她認識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有一次投宿雲南中甸一間民宿,抵達時適逢晚餐時間,老闆拿出青稞酒招待,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煮出別具家鄉口味的菜餚,是那次出門最豐盛的一餐;在雲南認識的一個日本朋友,回到家鄉後在姬路開了間二手書店「樹屋書店」,劉梓潔還因此旅行日本時住在書店的閣樓中,享有傳說中巴黎莎士比亞書店那樣的福利。

旅行不只是硬梆梆的出征紀錄
對劉梓潔而言,旅行不是硬梆梆的出征紀錄,用來比較去過的國家數量,她喜歡在重複的地方旅行,重新回味上一次發生的美好時光,香港京都雲南總是去了再去,她特別喜歡京都,在京都時間彷彿是停留的,凝結在悠閒的街道上,令人感嘆離去的時刻總是那樣快,她也喜歡雲南悠閒的氣氛,可以在書吧裡看很久的書和DVD,在大理有間唱片行,桌上一台電腦歡迎試聽,聽到喜歡的老闆選一選、勾一勾,燒成一張光碟,人民幣十塊錢,因此後來再去了一次,劉梓潔笑著感嘆,不知道這間店現在還在不在。

喜歡在旅行的路上邂逅有特色的書店和咖啡館,更在城市的街景中尋找喜愛電影出現過的畫面,在香港尋找花樣年華的場景、找過阿飛正傳裡的皇后咖啡,到東京的神保町遇見珈琲時光裡的書店更是意外的驚喜,那是一間格局特別的書店,站在櫃檯的店員當然不是帥氣的淺野忠信,而是一個熟練煮著咖啡的老伯伯,因電影上映不久店內擺放許多珈琲時光相關介紹雜誌和書籍,泛黃的頁面反射陽光,青春好似也在此停留;隨手翻閱起介紹書,看到電影女主角一青窈推薦其他咖啡店的文章,劉梓潔開心的說,多虧這些文章,她又去拜訪更多別具特色的咖啡店。

「上海/台北模式」的切換

鐘文音:「在移動中,我永遠帶著故里和異鄉,也帶著異鄉看故里。」

因為工作的關係去很多地方進行採訪,曾在上海住了半年,她認為許多到中國大陸的台灣人都存在一種「旅居」的心態,剛到上海經常被同事帶到台灣人開的店,但對她而言,工作時會把因工作而前往的場所當成生活的地方,將工作面對異地的心情轉換成家鄉模式,在上海尋找類似台北的商店、街道,想融入當地的生活,喜歡自己煮菜的她會在異地尋找素民的飲食,偷偷記下獨特的味道和香料,企圖把這樣的口味帶回台灣。

不在家時住附近的哥哥會幫忙照顧家裡的貓,但總是會有牽掛,會感到愧疚因此想縮短旅行的時間,將來有了家庭旅行的方式勢必也要有所改變,所以趁現在趕快去玩;出去玩雖然會有很想在此定居的衝動,但總是要回來的,總是要回來的這種心情,也是一種家的牽掛。

旅行也是一種療癒
2005年父親去世之前劉梓潔買了台北到東京轉香港的便宜機票,後來父親過世,母親勸她不要出國,但她執意繼續旅程,一個人從台北到香港,從香港到東京,再從東京到京都,十幾天一個人一直不斷走路,她說這段旅程沒有特別喚起和父親相關的回憶,但是一個人什麼都不想的走,幾乎不說話,孤單的面對自己反而有了療癒的作用,就像《父後七日》的結尾:「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旅行結束,劉梓潔整理情緒寫下《父後七日》,是對父親最後的道別。

旅行的意義
對劉梓潔來說,旅行同時是封閉的過程,也是一種敞開的方式,在台南新化老街的老布店和講日語的老闆談論殖民的歷史,對生長土地產生一種新發現與連結,這是一種敞開,但回到自己一人的旅程則是在封閉,在下雪的高野山上把所有衣服都穿到身上的那種冷,在雪地裡行走,真的就有探索自己的心境、一種平和的感受,和在台灣看到黏膩的雨不一樣,所以她告訴自己,回台灣要用看雪的心情看雨。

在旅行的途中咀嚼與反思,以帶有情感的筆記錄曾有過的瞬間,於是旅行的意義從出發那一刻就開始啟動,對女性的遠遊在父權體制下有太多不安的幻想,被強暴與不安於室的指責和過度保護紛至沓來,劉梓潔用行動抵抗這些對於常軌生活的刻板印象,推翻傳統的女性旅遊模式,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線。

因為開始練瑜珈,劉梓潔眼睛發亮的說下次想要去印尼或印度來個瑜珈之旅,因為電影上映的關係到世界各地參展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一種常人無法體會難得的旅遊方式;關於旅行,劉梓潔說:不要想那麼多,出發就是了!


劉梓潔的自助旅行小幫手:
日本網站えきから(
http://www.ekikara.jp/top.htm),可以查到日本旅行到達目的地可使用的交通方式、轉車的時間以及所需花費的金額皆一目瞭然,非常方便。




本文同步刊登於魅麗雜誌八月號,雜誌有梓潔導演出國玩的照片




電影預告再來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咖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