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借了這系列三本,翻開來先是被一股撲鼻的霉味熏到精神都沒了(?),一看到畫面,直接想裝死睡覺,怎麼是多格漫畫啊。但陪讀了幾次,發現小青蛙和小老鼠充滿兒童哲學的趣味對話,真的好適合現在的番茄喔。
番茄會把小老鼠和小青蛙的對話變成自己的日常
為什麼會有夜晚呢?
天空還有點亮
可是地面已經黑黑的了
夜晚是從那棵樹的樹根來的
夜晚是從那株小草的草根來的
可是,為什麼夜晚會黑黑的呢?
開始有好幾頁關於夜晚來臨的對話
像是為什麼夜晚天會黑黑的?
為什麼夜晚會很安靜
為什麼夜晚會有一點可怕?
為什麼夜晚會孤單
因為大家都睡了啊
那為什麼貓頭鷹和蝙蝠沒有睡覺
因為他們白天是醒著的呀
都非常可愛
不斷的問答使用都是很簡單的語言
又都非常貼近小童的心
還有關於作夢
小老鼠夢到自己飛到雲上
尿了一泡好長好長的尿
醒來以後趕緊衝去上廁所
是不是也很貼近三歲準備開始戒晚上睡覺尿布的小童!
青蛙也分享自己做了一個夢
夢到自己吃了一隻蝴蝶
長出蝴蝶的翅膀
可是自己其實還是一隻青蛙
飛得不太好
飛到池塘的上面
又不是青蛙,也不是蝴蝶
很擔心自己掉下去怎麼辦
終於停在木頭上休息
遇見了昔日朋友小綠綠
小綠綠卻認不得自己
張口就要把長著蝴蝶翅膀的青蛙吞下肚
嚇死了
好險是夢
小老鼠感同身受的哭了
真的是好好的朋友喔
一起鬆了一口氣
於是兩隻開始思考
夢是怎麼來的
青蛙的夢是青蛙想出來的
老鼠的夢是老鼠想出來的
可是我的夢
和我所希望的不一樣
不是我想要的夢
兩隻想了又想
宣布:不是醒著的我,而是睡著的我想出來的
是自己想出來的
但是是睡著的自己想出來的
這樣就能解釋了
是不是好有道理喔!
於是他們又一起討論了
醒著的時候做的夢(其實是自己的願望吧)
小老鼠想要變大、變大、變大
就可以越過森林、高山、到達雲端,抓上彩虹
小青蛙也想要變大、變大
和秋刀魚一起游泳
和章魚、海豚、鯨魚、鯛魚、鮪魚一起游泳
番茄非常認真
每一格都很認真地觀察
如果漏講還會補充
昨天超累,我只想趕快把故事講完就可以上床睡覺
我說小青蛙想要和章魚游泳、和海豚游泳
翻下一頁前番茄馬上說
馬麻,還有和鯨魚游泳、秋刀魚游泳你沒有講到對不對
完全不能敷衍或跳過啊啊啊啊啊
談到喜歡
很棒的地方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一定有很棒的人在那裏
很棒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
一定就是心理面喜歡的人
狸貓先生去喜歡的人那裏
毛毛蟲、蛇老大也是
小兔子、小狐狸、野豬先生從喜歡的人那裏來
一直走一直走
就能走到喜歡的人那裏去嗎
到底喜歡是什麼呢?
喜歡吃核桃、玉米、番薯....吃喜歡吃的食物
喜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喜歡的家人
喜歡在涼爽的森林裡...喜歡的環境
喜歡早上...喜歡的時間
那最最喜歡什麼呢?
小青蛙和小老鼠當然最最喜歡彼此啦
也好適合手足一起共讀喔
小青蛙一直想一直想
在想關於心的事
心和臉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笑笑的臉是心在笑?齜牙咧嘴的臉是心在生氣?哭喪著臉和滿臉愁容的臉是心在哭泣?
他們又哭又笑來核對
看得到嗎?
張大嘴巴往裏頭瞧瞧
那燕子的心在哪裡?
像是蚯蚓有沒有臉?
他怎麼吃東西?
蝸牛的鼻子在哪裡?
三本都是這樣的內容
青蛙和老鼠的友誼以及對世界的探問好可愛
老鼠和青蛙一起研究這個世界
好喜歡好喜歡好喜歡
為什麼是上誼出版的呢
想買回家啊
(本來圖書館借書是想省錢省空間,會不會結果買更多書回家啊)
三歲半的番茄有許多詩意且哲學意味飽滿的語言
我常常來不及記下(不想用錄的,因為番茄會想要看手機反而會打斷)
來得及我會寫在備忘錄,像是
番茄自問自答
為什麼要有腳呢?因為要走路
(媽媽說那用游泳就可以啦)
要踢腿呀
為什麼要有頭髮
因為會熱要綁
為什麼會有鼻孔?
因為要呼吸
有誰的鼻孔在身體上嗎
(媽媽說我們來查一查)
為什麼要有眼睛
要看東西
番茄問
為什麼一個星期沒有八天呢?
訂了毛毛蟲兒童哲學雙月刊,最近和韋哥很認真討論如果無法華德福,朝自學方向前進的可能
延伸
這篇訪問兒童文學工作者柯倩華的內容很值得一看
青蛙和老鼠其实是两个孩子,它们会用最简单的问题来问一切事物的意义,反而能切近事物的本质。
这只青蛙是每个小孩的化身,具体、清楚地呈现了属于儿童的特质。小孩随时随地都想玩,最好是把日常生活,例如穿衣吃饭,都转化成游戏般的经验,即使处在虚构的想象中也乐此不疲,即使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是会飞的超人或会变魔术的巫师。他们其实是在享受自己的思想带来的乐趣。
儿童的思考源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几乎是一种自然本能,受到鼓励就会持续发展,受到压制就会停滞静止。让小孩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乐趣”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它所形成的内在动力比任何外在助力更有效。
小孩天生爱思考的自然本能要发展成为成熟、精确的思考技巧,当然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大人如果担心自己该怎么帮助小孩,不妨看看书中的小老鼠。他自然轻松地陪伴青蛙,一起好奇地问问题,观察生活现象和实例,一起亲身尝试、体验,想象各种可能性。小老鼠并不检查分析或解答青蛙的问题,也不催促青蛙想出最后的答案,而是让青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