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堂園藝治療,要驗收上禮拜豌豆種植的成果(我有很努力像小學上自然課一樣畫豌豆成長紀錄喔,每個人的紀錄方式都不一樣)。
大家熱情觀賞其他人的種植,長最快的是豌豆和綠豆,再來是黑豆,黃豆和紅豆比較慢。講師黃盛璘說,大概兩週左右所有的豆子就發芽了,豆苗都可以吃,唯綠豆苗有毛,纖維質較高,比較不好吃。若沒有要吃豆苗繼續種植,需要幫豌豆扶枝。
大家豆子的成長速度不同,豆子需要陽光、通風,因此若陽光充足,豆苗會長得比較粗壯、比較綠,反之豆子會努力想趕快長大,因此較為細長、也比較不綠。另外豆子會向陽,因此若陽光斜射豆子會長得彎彎的,甚至會轉彎。
播種第七天,長鬚鬚哩。我的長得粗壯很綠,陽光、空氣、水都很飽滿。
第一個活動、葉子拼圖
撿拾校園內的樹葉,任何一種都可以。
1.成員五人一組,每人一片葉子
2.把葉子用剪刀剪成五片
3.把大家的葉子混散在一起
4.每個人選擇葉子(不用自己原本的那一個),再拼出一片完整的葉子
剪散的葉子們
我又拿回自己剪的,貼完啦
講師說七刀大概是極限,難度大增
第二個活動、葉子創作
1.每人拿一張A4大的色紙,將葉子用白膠黏在上面
2.用粉蠟筆創作,並將創作取個名字(不寫在創作的紙上)
3.以順時針方向,讓作品輪流到其他人手中接受改造
4.一輪回來,看看自己的創作變成什麼樣子,是增補還是破壞?
輪流參觀其他組的創作,這是我們這組,猜猜我的是哪一個?
右上原本是一個光頭沒穿衣服的非洲土人,被改造成有黑人捲捲頭穿上衣服手持拐杖的泰雅族阿桑
左中本來是一隻老鼠在牆角吃乳酪,被改造成有地洞可鑽、有其他老鼠的陪伴
這一組很有趣,最下面這張原本是一個魚缸,被改造成一個人想像出一個魚缸
從改造可以看出組員的關係、個人的性格,講師認為畫出破壞性的內容代表此人心裡有狀況
這是我的創作,上圖取名為:向陽,下圖改造後變朝顏,意象沒有差太多
在創作時腦海想的是我的豆豆努力接收陽光長大的模樣
接下來講師說,原本是收成吃植物,但我們的豆豆都還很小,所以吃他幫我們準備的
講師介紹了五行與植物、身體的關係:
金 代表顏色:白 照顧器官:肺
木 代表顏色:綠 照顧器官:肝
水 代表顏色:黑(深褐、紫) 照顧器官:腎
火 代表顏色:紅 照顧器官:心
土 代表顏色:黃 照顧器官:胃
如果用眼睛看,植物所代表的顏色就是眼睛所看到的,如果是用品嘗,植物所代表的顏色就是嘴巴吃進去的,所以以蘋果為例,只吃果肉就是白色,若連皮一起吃就是紅白都有。
好玄,我個人是覺得參考就好。
今天要吃:蘋果、胡蘿蔔、小黃瓜、葡萄乾、美奶滋、海苔、三株自己種的豌豆苗
講師說這叫梳苗,是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剪下去內心很掙扎(不過剪下去會再長出來一次,這樣就比較能釋懷)
選擇剪哪一株也很掙扎,剪完空氣中馬上散發出豆苗的清香。在選擇以及品嘗豆苗的過程中,我一直想到小川糸的蝸牛食堂這本小說。
接著用工具料理蔬菜、擺盤,我們這組創作是生日蛋糕,豆苗代表蠟燭
觀賞其他組的創作
左上是生生不息、左下是菜園、右上是花開富貴
包海苔吃進肚子
在校園帶領園藝治療種菜,雖然會在蔬菜旁邊種植忌避植物避免蟲蟲入侵,但還是難以避免,若是種植時有蚊蠅干擾,會在菜園旁邊擺艾草條,效果比噴防蚊液好(防蚊液只有30分鐘的效果)。若是擔心蟲害,都用手抓,講師說小朋友把菜蟲抓進瓶子裡另外進行飼養的活動(可餵食高麗菜),最後蛹化長成白紋斑蝶,若放出來又會回到菜園產卵,所以他們會再用糖水養蝴蝶,觀察蝴蝶的一生。
若真的要在孩子面前殺生,也要事先說名、預告、討論,並讓孩子親眼見到與面對,例如有其他成員說蝴蝶可以養青蛙,那青蛙吃蝴蝶的食物鏈過程,也需要教孩子學習與面對(啊!這部分好困難,我馬上浮現被吃一半的蝴蝶畫面,好驚人)
園藝治療三堂課
1 聽,植物在說話
2 豆豆看世界
3 蔬菜饗宴